教義對話錄(十)、談性命之學

Photo by MI PHAM on Unsplash

摘要: 教義對話錄系列完結篇 – 宇宙萬象之變化推移不外是『道與德』的學問,或說『陰與陽』、『動與靜』、『自然與物質』、『先天與後天』、『無形與有形』的學問;就本教教義立論,『道』即和子,『德』即電子,也可說是『和子與電子』的學問;以舊說論之,和子稱『性』,電子為『命』,天人之基,造化之根,就是『性命之學』了,這是天地人我、宇宙玄黃最大的契機所在,是天地間第一等大學問。

搜尋關鍵字: 天帝教教義, 教義對話錄, 性命之學

編按:教義對話錄系列發表於 1996~1997 年,若您尚未讀過前文,歡迎前往瀏覽<教義對話錄一>等前篇,或由下方上一篇/下一篇切換。本篇摘錄自《天帝教教訊第164期》,作者呂光證 (現為天帝教樞機使者)

悠悠華嶽幾經秋,國脈同傳亙古休,風雲變幻誰先覺,天心早許白雲留。

一片淨土留關中,華光照耀白雲峰,夕惕朝乾來乞禱,上方寂靜近玄穹。

  這是「天命頌」開頭的一段詞,講的是一件曠古未有的大事因緣,但是長久以來紅塵茫茫,眾皆迷醉,並沒有多少人能深體其中意味。新境界與舊境界並坐在大同堂中,相望一眼,不知這首「天命頌」歌聲從何而來,只覺音調喑啞雄渾,感情凝斂豐富,歌聲轉到激昂處,史詩般的悲壯自然流露,整個大同堂盪氣迴腸,世尊執著天命的音容躍然在目,兩人不禁紅了眼眶,久久不能自已。

精誠感格 同遊夢中大上方

  大同堂前的白板像是變魔術一般,隨著歌聲漾起一陣陣漣漪,閃動的亮光中逐漸出現影像,只見白雲繚繞中群山崢嶸,若隱若現,一塊突出的山岩上刻著「正大光明」四字,筆勢遒勁有力,氣度恢宏開闊,兩人啊了一聲,認出這不就是他們魂牽夢縈、朝思暮想的聖地—華山大上方?

  舊境界破涕為笑,恍然道:「我們是在夢中啦!」

  新境界凝視白板,淡淡地嗯了聲,不置可否。

  原來兩人遠道至玉平殿朝聖,上光殿親和祈禱晩了,借住教院一宿,未料精誠感格之餘,心神激盪,竟然同入夢中,雖有些匪夷所思,倒也不完全無跡可尋。

  舊境界好奇地四下張望,心想夢中的世界何以如此真實?一點都不含糊?他四處走動,晃到白板前玩心大起,忍不住伸手去摸那個「銀幕」,忽聽新境界低喝一聲:「住手!」嚇了一跳,轉過頭來見新境界仍然全神凝注在「銀幕」上,不免怨道:「我們是在作夢啊!你連在夢中都這麼認真幹嘛?」新境界右手輕擺,示意他噤聲,神情嚴肅,低語道:「你過來這兒,我指給你看。」舊境界依言過去坐在新境界身旁,抬頭望去,發現白板的那個銀幕「景象」變了,出現一幅漆黑的太空景色,星光晶亮的點綴其中,看來深邃無比。

性命之學 天下第一等學問

  舊境界心中迷惘,不知有何玄機?新境界忽道:「你注意看兩邊各有一行字。」舊境界凝目望去,當真看到點點星光中隱約有字,略一分辨,原來左邊一句「道妙無上」,右首一句「德高至尊」。

  新境界站起身來,一語不發,神情既感恩又歡喜,半晌輕輕吐出一口氣,道:「我懂了。」面向舊境界說:「緊要處在『道』與『德』兩個字,你記得教義最後一章談『道』論『德』嗎?不待他回答,就隨口唸出:

  「道者自然,德者物質,二者相對而不相離。天下一切生物莫不融和道之生意,德之機搆。生死動靜,道德融和,不可相廢。相廢,則有道無德而成空,有德無道而歸寂滅。」説著提筆在紙上出一個表:

道者—陽—動—自然—先天—無形┐

               │和—宇宙萬象

德者—陰—靜—物質—後天—有形┘

                  (註一)

  新境界邊寫邊道:「因此宇宙萬象之變化推移不外是『道與德』的學問,或說『陰與陽』、『動與靜』、『自然與物質』、『先天與後天』、『無形與有形』的學問;就本教教義立論,『道』即和子,『德』即電子,也可說是『和子與電子』的學問;以舊說論之,和子稱『性』,電子為『命』,天人之基,造化之根,就是『性命之學』了,這是天地人我、宇宙玄黃最大的契機所在,是天地間第一等大學問。」

  舊境界乍聽他這一番談論,一下子意會不過來,吶吶地道:「那……這門偉大的性命之學到底有什麼內容?」

  新境界略微沈吟,才道:「性命之學博大無涯,涉及天人之際、造化之理,我們這裡應把範圍做個限定,單只就人來說就好。」舊境界精神一振,喜道:「如此甚好,既是就人來說,『性』之與『命』不就是『靈』之與『肉』,也就是『和子』與『電子』的關係了?」

  新境界道:「對,性與命的結合叫做生,分離叫做死,性命分合之間的互動,即在生死之間,就是人生種種的悲歡離合、喜怒哀樂了。」言至於此,與舊境界對望一眼,兩人霎那間心意相通,不由得歡喜無限。

  舊境界低呼一聲:「你瞧!」

未出生前 性與命分分合合

  原來「銀幕」上又起變化,一個泛著深藍色的半透明女體浮現在太空中,幾乎佔據了大半個「銀幕」,女體內有一胎兒,頭大如斗,全身捲曲成一團,四肢隱約可見。二十餘個乳白光圈漂浮在母體周圍,游移不定,忽然一個光圈放射出一道意識靈流,迅速被母體吸收,轉化成五彩繽紛的光圈照在胎兒身上,閃了幾閃才消失,好幾個光圈也跟著如法炮製,一時之間,各種光芒此起彼落,熱鬧非凡。兩人漸漸看出,這些光圈乍看雖然近似,實際上分屬三派,絲毫不亂。不多久,兩股光圈依序離開,只剩下大約七、八個光圈愉快地飛舞著,其中一個顯然是領頭的主角,不但最常與胎兒親和,甚至進入母體內關注胎兒的成長。

  舊境界看了半晌,忍不住問道:「又是什麼玩意兒?」

  只見新境界低頭喃喃自語:「胎兒在母體中時,性與命是分分合合的,嗯。」頓了一下,抬頭回答道:「這是教我們知道,精卵結合後,胎兒的成長過程。剛開始時會有不同靈系的和子群來觀察胎兒,決定是否要選擇這個胎兒來投胎,通常一段時間後,只有某一個靈系的和子群會選中,其中一個和子正是日後要投胎的靈魂,其餘的和子都是他的『親朋好友』,是來幫助他適應這個新肉體的。」

  「那麼……,那些光閃來閃去在幹嘛?」

  「這些和子不能直接跟胎兒親和,必須先放射出意識靈流,透過母親的意識轉換,才能達到對胎兒的關注。」

  「喔!」舊境界有些懂了,只是不解新境界為何知道的如此清清楚楚,新境界攤手笑道:「我不過是看圖說話罷了。」舊境界滿肚子疑惑,此時『銀幕』變幻不定,又吸引兩人眼光。

阻絕複製 乃轉世學習真義

  那胎兒十月已足,正循著產道擠出,露岀大半個身子來,驀地半空中劃過一道白虹,一個光圈旋繞進入嬰兒腦中,衝擊之下激起大片亮光,旋即黯淡下來,只餘小部分光圈仍在閃爍不定,原來是「阻絕作用」,把該和子累世的記憶及能力阻絕隔斷,留下一些前世的餘習仍在作用。緊接著亮光又一閃,這些前世餘習在大腦中複製一部份後,將未複製的大部分餘習深藏在Ⅹ原素內,這才退居幕後。此時嬰兒的大腦慢慢穩定下來,原先在大空中靈動變幻的乳白光圈,現在已安安穩穩化作千萬個極小亮點,從嬰兒大腦逐漸沿著神經分佈下來,兩人依稀聽到虛空傳來陣陣歡呼,似在歌頌一個新生命的誕生。

  舊境界呆呆看著,啞囗無言,新境界解釋道:「性與命的結合有兩個重要過程,一個是『阻絕作用』,一個是『複製作用』。我舉個例子來說明,譬如有兩個人在生前因相互仇殺而雙雙死亡,他們在靈界中檢視自己一生的功過後,發現消弭彼此間的仇怨是下輩子應該共同來完成的功課,因此無形安排兩人在投胎時成為兄弟,同時將包括前世仇怨的累世記憶,在靈魂中阻絕隔開,只餘留一種莫名其妙的怨氣(前世餘習),就是『阻絕作用』。這股怨氣也不能一次發作出來,它會先在大腦中複製一小部分,使得這兩兄弟從小不和,但是經由後天倫理親情教化的力量,兩人逐漸醒悟友愛的可貴,就在這種衝突與友愛的掙扎裡,其餘深藏在Ⅹ原素內的怨氣(餘習),或是俟機發作,或是慢慢淡化,這其中即是轉世學習的生命意義,即之所以要複製的妙用。」

  「喔!」舊境界有些了解,說道:「難怪,如果沒有阻絕的話,這兩兄弟一生下來,前世的深仇大恨都記得,兄弟怎麼做得成?不拼個你死我活才怪呢!反過來說,如果沒有複製的話,前世的仇恨慣性不留一些下來,這輩子也不知從何修起。」說著又啊了一聲,喃喃道:「慣性、餘習?不就是一般所說的習性嗎?難怪師尊一直強調修心;修心,都是要從改變自己的習性入手!」

心是和子與電子互動的狀態

  「談到『心』,究竟什麼是『心』呢?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?」新境界眼睛一亮,把話題轉開。「啊!『心』是人的主宰,人的一切思想、情感、行為、動作莫不由『心』而來,因此修道並不只在外表修;在事上修,而是在心底上修。但是這顆『心』究竟是什麼?到底在何處?千古以來莫衷一是,昔日禪宗二祖慧可,向達摩祖師跪求『安心』,達摩反問:『你把心拿來,我為你安。』慧可惶恐道:『弟子找不到心。』達摩說:『我已經為你安了。』,可見得『心』無實質的存在,卻有實質的作用。」舊境界一言既畢,眼望著新境界,得意洋洋,心想你無話可說了罷。

  新境界抱拳為禮,笑道:「高見,高見,但不知你是否有注意到教義絕少談『心』這個字眼兒?你不覺奇怪嗎?一個宗教的教義怎會很少談『心』呢?其實正是教義最了不起的地方,因為『心無其心』,才是入道不二法門。佛教講『三界唯心』固是真理,教義則直指精要,明白說出『三界十方的動力來源,即是和子與電子交相配合之力』。」

  「什麼?」舊境界站直身子,詫異不已。

  「『心』是和子與電子相互間的一種『狀態』,並不是具體存在的一種『東西』,所以談不上這顆『心』在這裡或那裡。當和子與電子相互衝突時,表現出來的狀態叫做『凡心』,凡心之亂,剎那間有千百個念頭,此起彼滅,惶惶不安;當和子與電子相互協調時,表現出來的狀態叫做『道心』,道心之誠,純真一念,赤子潑潑,永得天真;至於雙修性命者,和子與電子達到適切配合的熱準,由二用返一元,由後天入先天,自自然然『靈覺之心』迸發,而能與宇宙相契合。」

  「所以說人心的問題,其實是性命的問題,人心之所以複雜,之所以日趨於大壞,實在是因為性與命不得其和啊!教義有一節專講『性與命的關鍵』,對人心之剖析鞭辟入裡,不可不讀。

  舊境界聞言思索,腦袋裡卻空空蕩蕩,他實在回想不出『性與命的關鍵』到底在說些什麼(註二)

  耳邊聽新境界又道:「這邊說的『性』是指『天性』,也就是和子發射出的陽電,形成寬大、和善、溫良、仁德、慈悲等等的意念;『命』指的是『慾望』,也就是電子發射出的陰電,形成貪、瞋、凶、暴、怒、惡、喜、痴、怨等的念頭。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,經由感官面對各種外在的刺激,會依其和子與電子配合的狀況,激起不等量的陽電、陰電的衝激,這種電力之相引其速無比,所以人在剎那間可以轉過千百個念頭。如果陽電終得勝利,該人遂有良善慈悲之心念回應,如果是陰電戰勝,則該人不免流露貪、瞋、凶、暴、怒、惡、喜、痴、怨等等之心念,淪於孽海而不自知了。」

  「一個人日常生活應對之間若屢屢以陰電為主,發洩惡心,久之性命結構日趨陰電化,即使有心改過,亦積重難返,而且『性』所沾染的陰電將使其與『命』分離之後(死亡),濁重下降,沈淪於地表,無法飛升天堂。『生前不修,死後即無能為力』雖明白易懂,真正能體會者有幾人?即使不說死後,便在生前,這種陰電化也會造成肉體機能的衰退,百病叢生;或是心理痛苦,情緒不安;或是靈思困頓,魂不守舍。身心靈三病齊發,何快樂之有哉?」新境界感慨不已,這番話卻已教舊境界聽得心馳神搖。

  他咀嚼一番,疑惑漸解,忽地想起一事,道:「你剛說性與命之陽、陰電的衝激,是起自於外界的刺激,就好像剛才我要去摸那個『銀幕』時,被你喝住了,說實在,當下我心裡真不痛快,還真怨你呢!哈,哈,你的一喝刺激我的『命』起了陰電,最後戰勝『性』之陽電,所以造成我好怨你啊!對不對?哈哈!」舊境界爽朗的大笑,全無芥蒂,又道:「如此說來,真真不得了,像我這種壞脾氣,每天不是在貪瞋凶暴中打滾,就是在喜痴怨中過活,一輩子不知要起多少陰電,死後只好去見閻王老兄嘍!」

  新境界道:「你現在能坦白認錯,性光已現,陽電大放,往日諸陰電都被中和去了,大可安心。」接著意味深長地加一句:「所以說懺悔是自救的開始啊!」

  舊境界又問:「陽電與陰電的衝激難道只有來自『命』的刺激嗎?」

談修心 還須正視前世因果

  新境界搖頭道:「當然不是,對一個輾轉輪迴的凡人來說,『性』也有潛伏的陰電種子,也就是前面說的阻絕與複製的餘習,一般稱呼它『業力』。而『命』也不只是慾望,從正面看,它有提供精氣活動的積極價値。」「我們言歸正傳。一個人身心靈的煩惱、痛苦與不安,當然不只是來自環境的刺激所引起的而已,往往也是該人『性』與無形氣運的親和,引發深藏的餘習所致,所以宗教講修心、講養生,真正還要牽涉到前世因果的問題,以及與無形靈界的親和關係。」

  說到此處,那『銀幕』如響斯應,突然顯出一幅景象。

  這是一個好大的辦公室,一位中年人坐在辦公桌前,瞪著眼前的支票發呆,支票上的面額足供他下輩子揮霍不盡了,但他的額頭卻緊張地滲出冷汗,忐忑不安,因為這是賄款啊!銀幕上清楚地看到中年人腦內兩股電射糾纏不清,一股皎若白雪,另一股卻黑漆似炭,雙方勢如奔雷,激烈鬥爭不已。突然間,墨黑電射佔了上風,長驅直入,性光隨即暗淡下來,中年人性命之中遂滿佈黑氣。只見他一咬牙,猛地將支票往懷裡一塞,給自己倒了一杯酒,思及日後的榮華富貴,不禁露出貪婪的笑容。

  這副貪婪的面孔越來越大,舊境界看了好不舒服,正想轉頭喘囗氣,卻見「銀幕」一閃,變換到另一個時空場景。這回是在路邊的騎樓下,黑夜漫漫,孤燈淒迷,一個年輕人滿腹心事地徘徊流連,他偶爾抬頭望向街角二樓的燈光,臉上堆滿憤怒,想起女友另結新歡,決然求去,他好不痛心,但是一思及往日恩愛,她的柔情蜜意,她的體貼可人,一腔怒火登時化為烏有。他握緊的拳頭慢慢放鬆,淒淒然,悲歡交迸,怎一個愁字了得。此時腦內陰電、陽電正待休兵,哪知大空中一道陰氣驚鴻一閃,竄入腦中,這下變局陡生,陰電乘勢而起,片刻間年輕人突然怒火中燒,惡向膽邊生,一把火燒了騎樓,熊熊烈焰中,他仰天狂叫,淒厲異常。

  新境界與舊境界見了這幕慘劇,面面相覷,作聲不得。

  舊境界猶有餘悸道:「我…我想…我知道了,人與人之的相處,不管是感情、事業、家庭,都與每個人心靈的安頓有直接關係。但是談到心靈的安頓,就不得不正視性與命的問題了。」他說著膽氣漸壯,索性提筆畫出一個圖。

 

     陽        陰

性(和子)—→  心   ←—命(電子)

     電        電

 

死後去向 取決於陰電多寡

  新境界連連點頭,稱許附和。舊境界又問:「我們『生』已經談了,生死之間的『人心』也談了,那麼關於『死』呢?說完逕自轉過頭去看「銀幕」,他知道必有回答。

  果不期然,「銀幕」光芒閃動,現出一個將死之人,橫躺在床上。無數個發亮的小點,沿著他的神經系統逐漸往大腦移動,大腦松果體處有一較大的亮點,緩緩吞吐,光圈一明一暗,似在指揮各處的小亮點逐一凝聚回收。舊境界明白這是「小和子」的回收過程,是人的靈魂將脫離肉體的必然現象。這人旁邊跪著一位婦人,突然悲從中來,放聲大哭,舊境界暗叫糟糕,果見那些正在移動的亮點劇烈地震動,回收之勢受阻,有些亮點甚至斷了聯繫,幸好另一男子走來安慰婦人,哭聲方歇。不一會兒,兩人齊誦真經,這些亮點才恢復常態,加速往大腦集中。

  回收凝聚堪堪完成,松果體處的亮點猛地收縮,隨即藉著膨脹之勢往天門衝去,但兩三次衝擊被擋回,無奈之餘只好轉由兩眼逸出,白光一閃,終於恢復成原先的乳白光圈。細細觀察,卻有不少的黑點參雜其中,更有一層黑氣掩蓋在光圈外圍。

  舊境界吁一口氣道:「他的和子終於離體了!他死了!」

  新境界興奮道:「和子離體後事情還多著呢!這些黑點、黑氣造成和子與真正的靈界隔絕,以致和子迷迷惘惘,陷在自身的意識幻覺中,甚至都不知自己死了呢!!這是『靈性意識停滯』的階段,接下來和子會逐漸清醒,進入『靈性意識甦醒』階段,再進入『道德意識審判』階段中,作一生的回顧反省,並在反省中洗滌清除這團黑氣,最後經由『旋風剝削』階段,把未除盡淨的黑氣剝去,才算真正回到靈界,得能與靈系、靈族的和子們親和交流,決定繼續投胎呢?還是可以在靈界逍遙,或者是再去進修。」

  舊境界問:「顯然死後能去哪裡的關鍵在於那團黑氣的多寡吧!我猜那是生前陰電的傑作!所以做人的緊要功夫在於如何把握陽電,消除陰電,對不對?但是怎麼做呢?」說到這裡,跳將起來,大聲道:「真笨!和子與電子…性與命…這做將去的功夫,不就是性命雙修嗎?不就是世尊常提的五門功課嗎?」

  「性命雙修是總原則,具體方法則是五門功課,但實質內容主要是反省、祈禱與靜坐。」新境界肯定地說。

  舊境界皺眉沈吟,有些恍惚,想道:「反省、祈禱、靜坐如何能消除陰電,提升陽電呢?這『排陰昇陽』的說法好熟悉,似在哪裡聽過…」正思索間,見新境界側耳傾聽,彷彿有什麼動靜,果然聽到天命頌聲飄飄渺渺又傳來,自遠而近,逐漸清晰,兩人心為之一振,往「銀幕」看去,突見虛空中隱現兩尊仙佛,左崇仁右無始,一般形容,一樣氣質,只是崇仁多了點瀟灑,無始多了點俊秀。

  新境界與舊境界剎那覺得天旋地轉,身不由己朝「銀幕」衝去,兩人大叫一聲,從夢中醒來,對坐相望,黑暗中四只眸子炯炯發亮,卻是充滿迷惘。旁邊一台錄放音機緩緩迴帶,顯是舊境界臨睡前忘了關機,一陣歌聲悠揚飄來:「揚清激濁三期主,鐳力前鋒是本師……」餘音繚繞,情深感人,正是不折不扣的一曲『天命頌』。

  兩人低聲唸著:「揚清激濁,激濁揚清。反覆咀嚼,豁然領悟,頓時百感交集,再也睡不著覺了。

註釋

註一:節錄自教義第九章新生論

註二:教義原文為「性與欲之關鍵」,此處為求性命之說的通貫,改為「性與命之關鍵」。

註三:本文有關生死過程中性、命關係之變化,係參考「天人文化新探討(一)天人文化聖訓輯錄」一書,該書為天人研究學會之研究資料。

作者後記:關於教義對話錄的一些說明

  對話錄基本上是文學創作的一種嘗試。

  我常覺得天帝教需要多一點的文化風格,多一點的涵詠吟味,唯有如此,在天命救劫的急切中,在弘教渡人的壓力裡,才不會那麼硬,才不會那麼脆,生命才有機會綻放出動人的花朵,昂然挺立於天地之間。

  文化是心靈的反應,既然如此,就免不了客觀的認知與主觀的體會,「真」的價值不應凌駕在「善」、「美」與「神聖」之上,互補有無才是周延無礙之道。試想,有了錄音、錄影機忠實記錄生活,為何還需要小説來豐富人生?還需要畫筆來彩繪生命?前者豈不更真實確切?

  教義有言:「意雖玄妙,理實至簡。」「意」是指現象、意味、涵詠,是生命主觀的經驗,内證的了悟;「理」是指原理、道理、法則,是生命客觀的認知,外證的知識。是多多少少的知識,才能凝煉出一點點的了悟;是多多少少的了悟,才能形成一點點的風格;是多多少少的風格;才蔚為一個團體的文化。我從不奢望天帝教在三、五年内就能走出獨特的文化風格,享譽全球,我只知道今日不做,明日將後悔,因之我提起鈍筆,不自量力,在天人渺冥之間,用心靈摸索一些歡樂與希望。

  「再談行劫與救劫」文中,恭錄世尊的講詞是「理」,天道風雲的變幻是「意」,目的在藉由一根線串聯出豐富的情節,彰顯出天人悲願的理性關懷,這根線是我呼吸帝教空氣多年來編織成的;「談崇仁大帝」文中,崇仁大帝三次華誕、識見淵博、風格有異於一般仙佛是「理」,至於祂的三世因緣、華山合靈,形容描述是「意」,目的在彰顯崇仁大帝以宇宙為家的胸襟識見,勾勒出本教邁進廿一世紀太空時代,復古迎新的希望,串聯情節的這根線,是前輩同奮的啓發,是我在台南三年敬拜殿主如兄、如父、如知己的感懷。

  我的筆是遲鈍的,文字是生澀枯拙的,我的心是火熱的。

  但願有更多靈動多姿的筆投入這個行列。